智创内生,聚势致远 ——卢湾高级中学举行2024学年第二学期教育教学研讨会
  发布者:童嘉文   日期: 2025-02-16 


215日,卢湾高级中学在教学楼422召开了新学期教育教学研讨会。此次研讨会以智创内生,聚势致远为主题,旨在探讨数智时代下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会议由吴建华副校长主持,全校教职工共同参与。


数智筑基,变革领航

在卢高,“数智学谷”日渐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成长路径:每一位学生可以成为自己学习过程的设计者,根据自己的兴趣、需求和能力进行深度学习,通过实践与创新解决各种复杂问题,在汲取知识的同时发展个性特长,激发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会上,何莉校长首先作《智创内生,聚势致远》的主题发言,深刻剖析了当前教育面临的双重困境,指出教育转型期的四重矛盾。针对这些问题,教育应何为?结合“数智学谷”的探索与实践,何校长提出需要实现教育新生态的四个转向,包括文化转向、课程转向、课堂转向和教研转向,赋能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激发学习主动性和创新能力。


作为“数智学谷”运作的领衔人,课程研发部主任张燕静老师分享了课程重构与赋能的创新实践。她详细介绍了“大社区+小部落”的特色组织形态,建构起以学生为中心、项目为驱动、能力为导向、技术为支撑的课程模式,初步探索出一条符合新时代要求的育人之路。


扎根于“数智学谷”的建设中,大社区的区长和小部落的导师有感而发:AI未来社区区长张晓骏老师提出,教师应不断更新知识,借助数智工具,除了给学生“一碗水”,还要附上“一片汪洋”的导航,鼓励学生超越自己,实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科学与实践社区,区长田翠平老师强调了科学实践的重要性,并介绍了社区内的多个实验部落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科学素养,部落导师马婷婷老师则分享了学生的实践案例和实证数据。


乐活社区区长刘金艳老师声情并茂地描述了在多元评价体系和有效激励机制的作用下,师生建构起和谐共生的精神磁场,学生实现个体成长,导师童嘉文老师则进一步详述了艺术史鉴部落的学生学习成效。新视界社区区长黄之花老师以新闻传媒部落、辩论社部落、法治观察部落为例,图文并茂地展示了“数智学谷”达成了重构育人主体、重塑育人方式、丰富育人形态等突出效果。


“文献教会我质疑,数据教会我严谨。”“这些经历教会了我们耐心和坚持,也锻炼了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学生感言也正昭示着,“数智学谷”的建设正润泽着卢高学子的精神世界,引领他们向更高更远处走去。

深耕教育,破界共创

下午,研讨会进入结构化研讨环节。研讨围绕“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守正创新,推动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这一主议题展开,核心内容涵盖了课程创新、课堂变革、技术赋能、教师专业发展、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家校协同育人等多个方面。全体教职工被分为10个小组,每组设有召集人、催化师、记录人、报告人、点评人、评委团成员,以确保研讨进程有序高效。全员参与、深度互动的研讨模式,让每位教师都成为“数智学谷”的体验者和亲历者。

研讨中,各小组酝酿出AI技术赋能下如何守护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如何在AI时代守护教育的温度、高中课堂结构化同伴互教模式探讨等问题,直击知识碎片化、评价方式片面、存在技术工具滥用等当前教育痛点。针对这些问题,在“鞭辟入里出高招”阶段,各小组又群策群力,提出了富有创见的解决方案,包括教师主动跨界突破茧房、引入互动式体验式学习方式等解决路径,同时还观照到技术赋能教育背后的人文关怀、技术伦理等深层次问题。最后,各小组结合案例,由报告人情理交融地汇报小组讨论的成果,并接受评委团的打分和点评人的互评。

这种结构化研讨让教师亲身参与、深度卷入,实现对教育创新从理念认知到切身体验的升华,激发了教师的内生动力,凝聚了改革共识,明确了创新方向,为推进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教育之有为,既要守正——不忘教育本质、润泽学生成长,也要创新——应时、应势而动,协同共创更加开放、多元、个性化的教育生态,推动每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在总结发言中,周雯婕书记充分肯定了本次研讨会的成效,对全体教职工的辛勤付出表示了感谢。她指出,研讨会不仅进一步展示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成果,也为教师提供了交流、成长的平台,未来全体卢高人要继续团结协作、勇于创新,持续推动学校发展。同时,她也对新学期安全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展望未来,卢湾高级中学将以数智技术为引擎,深耕教育沃土,破界协同共创,以智慧创生教育新动能,以创新汇聚发展新势能,共同谱写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版权所有 上海市卢湾高级中学 沪ICP备15052465号
地址:斜土路885号 Tel:(021)63056603 Email:lwgj@hpe.cn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4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