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教学变革路,共品学术功夫茶
——卢湾高级中学“数智驱动课堂教学变革”教学研讨活动暨校庆系列活动
5月23日,在即将迎来卢湾高级中学校庆70周年之际,卢湾高级中学以“数智驱动课堂教学变革”为主题,开展了教学展示研讨活动暨校庆系列活动,致力于彰显学校“科学教育树人,人文精神立魂”的办学理念,进一步推动学校内涵发展,促进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环节一 探索教学变革路
教学展示环节中,三位教师从不同角度尝试运用数智技术,让技术赋能教育教学变革,凸显教学效益的提升。
地理专用教室中,周曾唯老师运用全息技术,将抽象的月相变化以直观立体的形式呈现出来,实现了抽象知识的具象化,让学生能够置身更宏大的宇宙视野进行学科知识的理解与思考,增进对规律的本质性理解和把握。
数学课堂上,茹雅敏老师基于学情数据,将存在共性问题的学生分为一组,合作突破难点;巩固练习环节由平台推送合适的练习,学生借助智能终端完成后平台智能批改,教师即时反馈;课后,个性化手册提供定制化的作业,助力精准学习。
全息教室内,生物教师张翼基于教学需要,灵活运用全息技术、电子显微镜和生物模型,让生物课程中复杂的有丝分裂过程具体可感,促成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提升思维能力,最终在思维可视化的支撑下发展核心素养。
环节二 共品学术功夫茶
教育数字化转型顺应了社会和时代发展的要求。自2018年起,卢湾高中就致力于探索数字化赋能教育转型。
卢湾高级中学副校长吴建华梳理了学校近年来在教育数字化转型方面进行的探索与尝试,作《探索教育数字化转型,建设智能化学习生态》主题汇报。他强调,学校积极推动建设以育人模式变革和数据治理为驱动的发展平台,构建出基于深度学习的跨学科学习应用场景,探索出智能技术赋能课程变革、课堂变革、教研变革和评价变革的路径,并共享了探索大规模循证教学中的经验。
随后,学术功夫茶环节中,来自黄浦区教育学院、兄弟学校的领导和专家围绕今天的教学展示与学校的探索展开了热烈的交流与研讨。《上海教育》首席记者方兆玉博士认为地理全息互动课堂扣住了教学内容的关键,让学生以立体可感的方式开展学习,化“不可能”为“可能”。她建议,可以给予学生更广大的思维空间,提升跨学科素养。黄浦区数字化转型工作室秘书李莹莹老师则感慨于生物课做到了技术切实服务于教学,通过人机交互满足教师与学生的动态需求,实现教学与技术相得益彰。黄浦区教育学院信息监测中心唐军副主任认为,卢高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已经做到了有丰富场景、有整体设计,在建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教学实践上也有探索,取得了可见、可喜的显著成效。他期待,学校能持续用长视角开展研究,实现技术的常态化应用。黄浦区高中数学教研员徐庆慧老师则就数学教学中的循证教学提出了中肯、有针对性的建议,强调技术要指向为教师和学生减负,提高教学效益。来自黄浦区数字化转型工作室的老师们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最后,黄浦区教育学院邢至晖副院长做了总结与点评。他简明扼要地点出了三节展示课中技术赋能教学的路径与价值,充分肯定了卢高在数字化转型方面认识深、启动早,做到了结合学科教学中的难点、痛点来针对性地运用技术,优化教育教学效益。同时,他也建议学校能够聚焦数据如何打通的现实问题,在技术运用中关注人本身的发展。
在领导和专家的引领下,“学术功夫茶”不仅直接带领与会者品“茶”悟道,还留下了悠长余韵,推动我们深入思考、持续探索。智慧碰撞将会催生思想的革新,促成理念的升华,激励创新的探索。卢湾高中会将智慧内化提炼,化为下一阶段探索的新思路、新方法,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中推动教育教学变革,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